基石关注 | 加100%关税还不够,又拟禁用中国联网汽车软硬件,美国为何频频阻拦中国汽车产业?|

如今,从手机到电视,甚至是门锁灯泡,互联网、传感器和智能化无处不在,诸多行业在互联网的加持下静待智能化变革的到来,而对于汽车制造业来说这场变革,早已悄然发生。

中国的智能电动车产业链迅速崛起,并走向世界,中国企业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生产的传感器、激光雷达等软硬件早已成为跨国车企的理想选择。但贸易保护主义仍频频抬头,试图遏制中国汽车产业。

多次阻拦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中国汽车产业链出海将何去何从?以下enjoy:

 

近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发布拟议规则制定通知(NPRM),以国家安全之名,提议禁止销售或进口集成了来自中国或俄罗斯相关特定软硬件的联网汽车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HvOUhf1Ob3FETi2uzGraDQ">基石关注 | 加100%关税还不够,又拟禁用中国联网汽车软硬件,美国为何频频阻拦中国汽车产业?|</a>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美国决定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对电动汽车电池和关键矿物实施不同程度的加税,于几日前,也就是9月27日正式生效。
无疑,新的禁令将是继大幅提升关税后,美国对中国汽车产业再一次的打压升级。对于禁令,美国给出的理由是“国家安全”。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认为,“对手国家开发软件制造汽车,意味着软件可以用于监视和远程控制,威胁到美国人在道路上的隐私和安全。”
当然“国家安全”仅仅只是给禁令的体面包装,吃相难看的背后,真实意图其实是商业竞争。

拟议规则:https://public-inspection.federalregister.gov/2024-21903.pdf
他们要禁用什么?
根据这项拟议规则来看,美国将禁止销售或进口与中俄有”充分关联”的特定硬件和软件,以及集成了这些组件的网联汽车。重点关注车辆连接系统(VCS)和自动驾驶系统(ADS)这两大核心技术领域,适用范围包括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等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美国商务部禁令中的“网联汽车”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根据发布的内容来看,“网联汽车”是指通过车载网络和软件系统连接,通过无线通信(比如短程通信、蜂窝、卫星等)与其他网络或设备进行互动的由机械动力驱动,设计用于公共道路上行驶车辆。

也就是说这一定义中包含了乘用车、摩托车、公交车、小型和中型卡车等绝大多数车辆,但轨道交通、低空飞行器等类型的交通运输工具并不在此规则的管辖范围内。不过,美方商务部称不排除未来进一步扩大阻止范围。

在技术方面,Waymo称,全面禁止会伤害美国公司,建议只针对最有风险的部分。因此只禁用了“最直接促进数据传输的系统”,也就是车辆连接系统(VCS)和自动驾驶系统(ADS)

值得注意的是,车辆操作系统(OS)、激光雷达、电信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技术目前并不在此次禁用范围内。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HvOUhf1Ob3FETi2uzGraDQ">基石关注 | 加100%关税还不够,又拟禁用中国联网汽车软硬件,美国为何频频阻拦中国汽车产业?|</a>

华为乾崑ADS 来源:华为官网

车辆连接系统(VCS)和自动驾驶系统(ADS)。这两类系统是现代车辆信息与通信技术(ICTS)的核心组成部分。VCS用于支持车辆与外部网络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如通过Wi-Fi、蜂窝网络或卫星通信进行通信;ADS则是现代车辆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核心系统,涵盖车辆的感知、决策以及执行任务。

雷蒙多在宣布该禁令时,还特别提到了汽车的联网摄像头、麦克风和GPS设备。她说:“不难想象,一个能获得这些信息的外国对手,能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和美国公民的隐私构成严重威胁。”

禁令中也详细描述了他们的担忧,想象了对手如何利用这些软件硬件,利用被植入后门或漏洞,获取车辆的数据,甚至远程控制车辆的操作。例如,恶意软件可能通过这些硬件进入车辆系统,监控车辆的位置、速度、驾驶员行为等敏感信息,甚至在车辆行驶中触发危险操作,如关闭发动机或刹车失效。

但如果按照这种“美式逻辑”推断,那其他国家是不是应该更担心安全问题,毕竟美国可能会通过数亿部苹果手机监控使用人的各种使用行为,录音录像,让手机电脑黑屏死机。毕竟手机也有摄像头、麦克风和GPS设备,还能联网。

因为安全还是因为生意?
在宣布禁令时,雷蒙多表示,“这与贸易或经济优势无关,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安全行动。”但近些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把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早已成为美政客抹黑打压中国的一贯做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示,美方此次公布禁令的时机耐人寻味。美国作为传统的汽车工业大国,汽车产业关乎经济,也关乎政治,而目前汽车产业集中的“摇摆州”,是成为美国两党争夺选票的重点对象。此时升级打压中国汽车业,也有争夺选举的政治因素。

除了政治因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经济问题。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美官员曾宣称中国“产能过剩”,并通过一波汽车出口潮让其产品充斥全球市场,而美国政府决心不让国家像本世纪初时那样遭遇第二次“中国冲击”。并表示“美国人可以驾驶他们选择的任何汽车……但如果他们选择电动汽车,我们要确保它是美国制造,而非中国制造”。

《华尔街日报》也在报道中提到,中国汽车在欧洲和亚洲越来越受欢迎,美国车企担心它们可能很快就会在美国市场上面临来自中国的竞争。

显然,外媒的观点也认为,美方这么做是为了阻挠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美国市场,从而为美国汽车行业建立联网汽车供应链争取时间。

事实上,这种贸易保护主义下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从数据来看,中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自2015年以来,也已连续9年全球第一。出口方面,中国的汽车产量正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赢得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地位,仅在2024年上半年,出口就增长了30%以上,这给欧洲和美国敲响了警钟。

特别是在智能电车方面,中国已经开始大规模推出廉价以及价格适中的高品质电动汽车,而美国和欧洲制造商仍在努力推出自己的车型。

同时,中国的科技和汽车公司也在迅速推动产业链研发,例如华为、腾讯、百度、比亚迪和吉利都早已投入巨资,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软件和硬件,并且使用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型上。而在中国这样大的产销市场中,将使中国企业能更快地削减成本和加大研发投资所需的规模。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网联车产业链不管是成本和技术都没有优势,因此中国电动汽车即使在100%关税下仍极具竞争力。不仅整车如此,中国激光雷达、车载摄像头与成熟制程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正在扩大。

因此,美国官员担心允许中国向美国出口电动汽车,将摧毁美国国内制造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也曾表示,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将“摧毁”美国汽车业,但马斯克本人并不赞成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

马斯克作为一名车企的创始人,很清楚中国的汽车产业链意味着什么。

禁用中国汽车产业链并非易事
中国汽车工业逐渐被海外市场接受的关键在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相对优势。根据CleanTechnica公布的数据,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2023年12月达到了155.67万辆,同比增长35%,在整体市场中占据了22%的份额,当前全球的汽车工业趋势逐步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新能源车的进化成为抢占全球市场的关键,而我国从2001年开始已经在政策上开始布局新能源车。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迅速完善,特别是在电池、电机等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而这些企业正在加速走向海外。

根据年报显示,2023年宁德时代相继获得了宝马、戴姆勒、Stellantis、大众、现代、本田等多家国际主流车企的定点,并与Stellantis签署战略谅解备忘录,在欧洲市场向其供应磷酸铁锂电池。

如今,在生产电池、电芯、半导体等零部件方面,中国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中已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中国也是激光雷达等技术的重要供应国,激光雷达利用光探测物体,对许多驾驶辅助系统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产业链的硬件优势不断扩大,同样的优势也在自动驾驶系统等智能化方面逐渐凸显。

根据Garnter从联网汽车、自动驾驶、电气化、智能座舱等八个维度对全球车企的数字化程度的排名,蔚来、小鹏、吉利、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均排名靠前。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HvOUhf1Ob3FETi2uzGraDQ">基石关注 | 加100%关税还不够,又拟禁用中国联网汽车软硬件,美国为何频频阻拦中国汽车产业?|</a>

在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纷纷转向智能驾驶的路上,美国拟定的禁令已经将中国企业的自动驾驶软件进入美国的路提前封了起来。

但相对于软件来说,从硬件的角度来看,禁用中国产业链更是一件难事。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认为,寻找新供应商快速取代中国零部件将非常困难。该联盟首席执行官博泽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你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世界上最复杂的供应链。”

汽车行业有着复杂的供应链,汽车软硬件的更换涉及复杂的兼容性测试、认证流程及成本考量,很难一蹴而就。企业可能需要再次进行复杂的工程设计和改变装配线路,特别是美国汽车上还采用了大量的中国零部件。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商务部官员提议硬件的禁令要晚3年执行的原因。

通用、丰田、大众、现代等汽车制造商纷纷表示,它们的系统“无法轻易更换为不同供货商的系统或硬件”,完全排除中国技术和零部件的影响几乎不可能实现。

显而易见,美国通过诸如此类的脱钩政策,妄图推动构建一个没有中国企业参与的联网汽车供应链体系。

尽管中国车企加速出海,在墨西哥等地投建产能,努力绕开美国产业政策与关税壁垒的限制。但美国仍在利用这些新规填补“漏洞”,努力围堵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在“数字铁幕”后构筑“小院高墙”,但中国企业仍坚定通过全球化布局、技术自主创新等方式,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这“高墙”之外繁花盛开。

“产品出海”到“产业链出海”
伴随着汽车整车的出口,中国汽车品牌正加速全球化布局,供应链与整车企业的“抱团出海”,中国的“产品出海”正转变为“产业链出海”。有研报指出,中国车企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在中亚、西亚地区加大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其中,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城汽车和奇瑞汽车等车企已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进行了战略布局,旨在构建更当地化的全生命周期体系,谋划更长远的全球化布局。同时,包括智能驾驶、环境感知、动力电池、汽车芯片、电驱动及热管理系统和智能座舱等供应链企业也加速海外布局。

在整车和供应链加速全球化布局时,处于产业链中的企业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助力汽车产业链出海,而基石投资的赛目科技,便可以提供这样的出海解决方案。

对于众多寻求国际市场突破的智驾企业来说,赛目科技可以为其提供的高效结合仿真工具的智驾出海解决方案。该方案全面涵盖了认证支持、法律支持、智驾功能调优及海外数据采集等关键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整车出海服务体系,帮助车企大幅提高出海效率与成功率。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出海不只应该靠车企自身努力,还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强大的综合竞争实力。

—     基石相关被投企业     — 
赛目科技
赛目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仿真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主要从事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并提供相关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参与建议和协助制定超过60项国内有关智能网联汽车的行业标准,其中20余项已发布。具有国家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荣誉。
赛目科技是基石创投联合华为哈勃、中信证券投资的早期投资项目,后续陆续获得经纬恒润、中关村等机构的投资。
新能源及智驾产业链
近年来,基石创投积累的智驾产业链相关企业有:理⼯华创、硅⼭技术、⼀数科技、沂普光电、探维科技、赛⽬科技、锋源氢能、北交新能、豪然科技、海⼒威、中茵微、奕太微等。涉及电控系统、智驾系统、感知系统、仿真测试、⻋规级芯⽚、燃料电池、锂电管理、铝锂材料、制动盘及橡胶结构件等。
(文中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基石创投观点和立场。文中提及公司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end –
参考资料:
田启昊.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2023 年技术发展回顾与 2024 年技术趋势分析.《2024基石基金投研白皮书》
《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2024年中中国乘用车市场洞察报告》、宁德时代财报及公开消息
中国汽车报、观察者网、Automotive News、BBC等媒体消息
©基石基金
京ICP备200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