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
2025年1月17日,融资中国2025(第14届)资本年会于北京召开。基石创投管理合伙人秦少博先生受邀参加主题为“顺势而为,风险对冲中寻找α”的圆桌论坛。
2024 年,中国首次将股权投资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从4月开始,针对创投行业的政策频出,“耐心资本”“大胆资本”等关键词被频繁提及。一系列政策和举措,肯定了创投行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标志着创业投资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
论坛上,各位嘉宾围绕“顺势而为,风险对冲中寻找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针对政策方向、风险管理、大胆资本等多个话题分享了各自观点。
秦少博先生提到,当下,创投行业存在着两个核心矛盾,这两个矛盾存在于资产端和资金端,“资产端的核心矛盾在于资本市场的期望与新质生产力的成长规律或周期之间的不匹配,这正是我们提出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概念的原因。而资金端的核心矛盾则是国资占比逐渐增加与创投生态繁荣之间的不平衡。这两个矛盾构成了当前中国一级市场投资的核心问题,所有政策、文件、方向、困境和解决方案都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
在提到国资相关的大胆资本和风险对冲时,秦少博先生表示,“当我们讨论国资相关的大胆资本时,强调的是‘大胆心细’,其中‘心细’指的就是风险对冲。”
基于基石创投十几年的经验和当前的思考,我们如何理解鼓励国资大胆投资以及如何做好风险对冲呢?
秦少博先生表示,“首先,我们要在自己能力边界内选择β选项。每个机构的周期不同,如果是一个有十几年或二十年历史的机构,其β可能已经相对成熟。在我们的历史上,我们曾覆盖二十多个细分行业,但目前已系统性地放弃了大部分赛道,专注于五个核心赛道。为什么?因为对于国资体系的创投来说,最大的β方向选择至关重要,必须确保选择的方向既正确又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否则将面临极大的系统性风险。”
“其次,从一个β迁移到另一个β需要长期的资产布局和验证。如果没有这样的布局,随意跳跃将带来巨大风险。例如,之前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经验,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对AI领域的理解;同样,对AI领域的理解也不一定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些领域虽然都是当前最热门的赛道,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团队都能覆盖。”
“第二,我们要精雕细琢自己的α能力。一级市场也存在信息差,而α的关键在于择时。对于创投基金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通常认为二级市场的信息差和投资拐点比较常见,但一级市场同样如此。至少在一到两年内,标准的VC型机构需要看到这些拐点,捕捉6—12个月的信息差。这6—12个月是机构团队能否捕捉到α的关键时期,而捕捉到α之后,才是CVC的附加值和赋能能力,以及能否产生最大化的叠加效应。这是我们对α择时关键的理解。”
“最后,国资属性的风险对冲和合规属性较强,更多地依赖于条款上的事前、事中、事后风控。然而,如果仅从标准投资思维出发,资产布局是关键,而条款则相对苍白。鼓励国资投早投小、投天使,但创始人在天使轮承担的风险是巨大的。因此,国资投早投小的大胆行为,重点在于风险对冲手段,即资产结构。资产结构是每个机构都应关注的焦点,但许多国资机构并未形成严格的纪律。在管理基金时,必须明确哪些是基础型资产,哪些是高弹性资产,哪些是边界类资产。”
秦少博先生表示,”如果对资产结构没有清晰认识,仅依靠风控条款进行风险对冲,最终将失效。“他强调,”作为基金管理人,必须清楚地知道资产配置的边界在哪里,这是风险对冲中最重要的核心环节。“
从2011年成立以来,基石创投稳健前行,坚守着对私募股权市场投资的初心。十三年来,基石创投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用脚步丈量着“耐心资本”的道路,用投资践行着“大胆资本”的精神。
正如秦少博先生在会上提到的,“‘投早’‘投小’能不能赚到钱?我们的回答是‘能够赚到钱’。基石用实际行动见证着什么叫投早投小的市场价值。”
在新的行业周期中,基石创投也必将坚持初心,聚焦科技创新、深入投资研究、主动创造价值。